推荐一本书,打进所有留学生的心里,能在寂静中产生一丝共鸣。
作者利用简洁的文笔,引入广东话歌词和港式用语,让读者在熟悉的语言中,彷彿看到自己的影子,听到无法与别人倾诉的心底话。
香港人就是喜欢这种近乎『非人性化』的工作模式,日常被老板要求要像机器一样高效而且无情,长期受虐之下逐渐享受受虐,就连食饭也要在如此高压环境之下才『过瘾』。
所以『澳牛』才能够在香港生存而且受追捧。
文化差异,最令人体会『身在异乡为异客』的唏嘘。不同的语言、不同的生活模式、不同的价值观,让人感到不适应、感到自己是异类、感到要改变自己的逼迫性。
就像作者所说的,香港人注重『效率』,西方人注重『生活』,这不仅是工作态度的差异,而是对『如何活出人生』这一问的解答截然不同。
留学生喜欢到唐人街打转,并不是因为它们的粤菜很正宗(大多港人营运的餐厅已西化,新菜馆的餐单都是简体字),而是因为擦肩的人都说着广东话,是熟悉的言谈举止、熟悉的生活节奏。『醉翁之意不在酒』,而是在家的感觉。
不断游走不同城市之间,每次搬去一个城市都需要时间适应,就是回到香港,也一样会觉得不适应,渐渐不知道哪里才是属于自己的地方。
其实人跟动物无异,你将家里的猫一天到晚都睡在上面的椅子拿走,它也会立即抑郁,抑郁到不肯上厕所。当人要适应新的生活,每一次也会面对同样的压抑。
十三小时的时差、环境的变迁、文化的对冲,让每一次游走两地都像跟自己过不去。一方面渴望回家、渴望家人的爱心晚餐、渴望到Donki和Aeon扫货;另一方面,好不容易适应到外国生活,便前功尽废了。
每次回香港都有一种莫名的沧桑感:街头的老餐厅倒闭了,跟香港升学的中同再没有共同话题,家人也一下子老了许多。
同时间自己也不知不觉的改变了:被西方的价值观同化、习惯独立、学会说婉转的话,好像跟熟悉的人相处,都变得虚伪许多。从香港舒适的日子回来,外国的生活就显得更难了。
香港的家变的有距离感,多伦多的家又依旧冷清;如此,游子的心该向何处依归呢。
没有因为听着音乐、喝几口酒而觉得放松;没有因为身在外地而觉得跟这个我出生成长的城市有距离;也没有因为不断思考而找到答案找到出路。只是觉得无能为力,只是觉得惘然,只是觉得不知所措。
香港有游行,支持因为公民抗命而入狱的人,但我没有办法去到现场。
身为政政系的学生,作者对中港台关系的分析一针见血,更对留学生内心的矛盾了如指掌。社会运动残忍地揭示留学生无法达到『身份认同』的伤疤 。
诚然,当家里遭逢如此不幸之事,自己却在地球的另一端已拥有民主的国家,抱手观望,没能履行公民责任,是多么心酸。
不少留守香港的青年认为,选择离开香港的都是『叛徒』,都是没有勇气面对问题的『懦夫』。
昔日胡适说『留学者我国之大耻也』,此话却不再适用于内地同胞,而是努力维护自治的香港人。反观前者,不正是抱着『走得就走』的心态吗?
有能力的,都把资金转到外地、把儿女送外升学,难道这是相信国家的表现吗?现在的移民潮,其实某程度上,也是追随祖国的做派呀。
读到一本好书,恰巧又是知音,匹夫何求。诚推各位寻觅此书,个中神韵,邀君细酌。